2021年7月,我来到了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黄浦工作站,成为了一名禁毒社工。一年时间过去了,随着时间的流逝,我也积累了许多工作经验,每天都忙忙碌碌,但却十分的有意义。今天,我接触到了新的工作模块–签约,即签订社区戒毒协议。虽然有点紧张,但我还是顺利地完成了这个工作任务。
初见服务对象,我在与其互相问好后就不知该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对话,但在我的同工李老师的帮助下,化解了初次见面的尴尬。李老师先从服务对象的身体健康入手,先询问其身体如何,慢慢聊到家庭等,经过一系列的访谈及沟通技巧的使用,巧妙地打开了服务对象的心扉,使一问一答的询问变成了主动开口,吐露心声。从普通的关心到深挖其心路历程,同时,也清晰地知道了服务对象的困难,为帮教工作明确了方向,最后成功签订了纸质版的协议。通过今天与服务对象的交流,我也发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。在遇到服务对象抛来的问题时,缺少应变能力;对签约流程准备不足,现场手忙脚乱……而今天的操作实践,使我加深了解工作流程、纸质版档案的顺序,更好地适应有关禁毒社会工作的相应任务。
现在,我们正在使用禁毒智能化管理服务预警平台(以下简称“禁毒626平台”),逐步开展登记在册吸毒人员的档案资料全面电子化工作。在纸质版协议签订完成后,我需将其上传至禁毒626平台,在经过线下流程后,对电子版的工作任务有了更好的理解,同组的张老师在我录入平台时,对于一些细节进行了耐心的指导,告知我需要修改的信息,避免误选、错选、遗漏。我认真学习、记录这些操作步骤,争取在自己正确的情况下,也能帮助到其他同工。我觉得纸质版协议记录与电子版协议存档协同工作,是从传统走向创新,并在创新中取得进步。电子化的发展,让我们能随时随地查看相关信息,疫情封控在家也能随时记录,不用害怕耽误工作进度,与此同时,也弥补了纸质版的不易保存、字迹模糊等状况。而纸质版的材料有相关部门的公章,对服务对象也有了一定的威慑力和约束力,保证了禁毒工作的严谨性,也保留了禁毒工作的情怀和仪式感。
我作为一名新社工,还需要不断的历练自己,在工作中迎难而上,克服困难,脚踏实地,为成为更优秀的禁毒社工加倍奋斗,也希望能在社工这条道路上走下去,继续帮助身边的药物滥用者彻底戒断毒瘾,继续为禁毒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!
黄浦工作站外滩社工点 姚浏滢供稿
